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找回密碼
 申請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845|回復: 0

唳 戾 盭 㑦 捩 䓞 綟 蜧 棙 錑 悷 睙

  [複製鏈接]
秋雁 發表於 2016-10-5 16:3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唳 戾 盭 㑦 捩 䓞 綟 蜧 棙 錑 悷 睙


清 顧炎武《唐韻正‧卷17》於“綟”、“戾”、“捩”、“盭”、“唳”下皆註:「練結切(筆者注:即音“列”)和力計反(筆者注:即音“麗”),今此字兩收於十二霽十六屑部中。」

唳 戾
這兩個字的粵語讀音本應為“麗”和“列”(視其在文中之義而定,例如:當“戾”通作“捩”時則讀如“列”),沒有“淚”的讀音,但可能因錯讀而習非成是,自民國以後出版之粵語字典,大都收錄了“淚”的讀音,有的還將之列為唯一讀音。

實證(一):
讓我們看看《康熙字典》所引的資料:

《廣韻》練結切《集韻》《韻會》力結切,音捩(筆者注:與“列”同音)。《玉篇》鳥鳴也。《廣韻》嘍唳,鳥聲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鶴鳴也。《晉書•陸機傳》華亭鶴唳。《鮑昭•舞鶴賦》唳淸響於丹墀。
又《韻會》嘹唳,雁聲。


《廣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曲也。从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
又至也。《詩•大雅•文王之什•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禮•祭義》桑于公桑,風戾以食之。《註》風至則桑葉乾,故以食蠶也。
又止也。《書•康誥》今惟民不靖,未戾厥心。
又定也。《詩•大雅•蕩之什•桑柔》民之未戾,職盜爲寇。
又《集韻》力至切,音利。乖也,罪也。《左傳•文四年》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又《廣韻》練結切《集韻》力結切《正韻》良薛切(筆者注:音“列”)。義同。《潘岳•西征賦》信此心也,庶免于戾。如其禮樂,以俟來哲。
又《諡法》不悔前過曰戾。
又《韻補》叶律質切,音力。《劉向•九歎》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遺泣。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又叶郞之切,音離。《詩•小雅•魚藻之什•采菽》樂只君子,福祿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筆者注:“膍”音“皮”,厚賜之意)

由上述《康熙字典》所引之資料,可見沒有“淚”的讀音。至於“戾”之特殊讀音:“力”、“離”等,只是如吳棫、朱熹等所撰之協音而已(自清代以來,古音學者對宋代盛行之協韻說大加駁正),不足以視作範音。換言之,“唳”與“戾”只有兩個標準讀音:“麗”和“列”(視其在文中之義而定)。
又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於“茈”字下注:“古列戾同音,茈紫同音。” 由此推知,“唳”與“戾”在上古時期僅有一個讀音,讀音“麗”和“列”的分歧(因義而分)漸漸到中古時期(唐、宋)形成。

實證(二):
再看看一些廣東口語,“發狼戾”(此處“狼”之粵語發音讀如英文的long,“戾”的粵語發音如“拉矮切”)、“戾橫折曲”、“冤戾”等口頭語中,“戾”的發音“拉矮切”與“麗”頗接近(只有上聲與去聲之別),此即保存中古音之證,況且“狼戾”一詞,上古已用。如:
1.        《戰國策•燕策一》:“夫趙王之狼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知也。”
2.        《淮南子•覽冥訓》:“昔雍門子以哭見於孟嘗君 …… 孟嘗君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高誘注:“狼戾,猶交橫也。”
3.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而竇憲矜三捷之效,忽經世之規,狼戾不端,專行威惠。”
4.        《文選•王褒•洞簫賦》:“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呂向注:“狼戾,惡性也。”
(筆者注:對上述之各引句,用粵語朗讀時,“狼戾”應讀如“狼麗”,不宜以口頭語發音朗讀之)

實證(三):
“唳”、“戾”依今日之普通話發音(漢語拼音)為li4或lie4(視其在文中之義而定),與“麗”、“列”之普通話發音相同。“淚”與“類”之普通話發音為lei4,顯然與“唳”、“戾”之普通話發音大有分別。若以普通話對照粵語,“唳”、“戾”之粵語發音亦應為“麗”或“列”(視其在文中之義而定),不應讀如“淚”。雖然,普通話與粵語之讀音不一定都存在着對照的關係,但大部份還是有跡可尋,可作參考。

小結:
話説回來,雖然有上述三大實證,但當大部份粵語字典都已收錄了“淚”這個讀音之後,我們也得要接納了。畢竟,語言的發展,離不開從眾從俗這條軌道,世界各國文字都是如此,粵語又怎能例外呢?

戾莎
司馬相如《上林賦》:“布結縷,攢戾莎,揭車衡蘭,稾本射干。” 戾莎是一種莎草名,據北京大學中文系費振剛教授釋文,戾莎:綠色的莎草(《司馬相如文選譯》,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漢語詞典》:“戾莎:綠色甚濃之莎草也。” 又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草,可染紫。”(筆者注:疑為䓞莎之通假,留意下面段玉裁之説法)


1.        《香港商務新詞典》:普通話li4,粵音“類”,①凶狠;暴戾。②綠色。
2.        黃錫凌《粵音韻彙》、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周無忌《廣州話標準音字彙》:粵音“類”。
3.        《唐韻》、《集韻》、《韻會》:與戾同。(筆者注:則讀音為“麗”或“列”)
4.        《正字通》:“與戾通,乖戾也。史記膠西王傳為人賊盭。又與綟通,綠色綬名。”
5.        《字彙》:“與戾同,又綠色綬也。”


1.        《正字通》:“力地切,音利。怒也。又㑦本作戾,俗作㑦。”(筆者注:對應粵音為“麗”)
2.        《字彙》:“力計切,音利。怒也。又狼㑦。”(筆者注:對應粵音為“麗”)


1.        普通話li4,粵音“麗”:琵琶的撥子。
2.        普通話lie4,粵音“列”:扭轉。如:轉捩點。
(根據《香港商務新詞典》)
粵口語「瞓捩頸」、「捩手」即用此字(一說用“戾”字)。


1.        普通話li4,粵音“淚”:䓞草,即狼尾草。植物名,多年生草木,秋冬莖頂抽紫黑色具剛毛的穗狀花序,形如狼尾,葉可編蓑衣,穀粒可食,莖、葉可造紙。(根據《香港商務新詞典》)
2.        《唐韻》、《集韻》:郞計切,音戾。紫草。
3.        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於“綟”下注:“䓞,各本譌戾,韵會譌艾。今正。”


1.        周無忌《廣州話標準音字彙》:音“列”。
2.        《香港商務新詞典》:普通話li4,粵音“麗”,用䓞草染成的一種黑黃而近綠的顔色。
3.        《新華字典》:普通話li4(筆者注:對應粵音為“麗”),①苍绿色:金玺綟绶。②古书上说的一种草。③量词,中国唐、宋代丝麻的计量单位。
4.        《康熙字典》轉引:《廣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帛戾草染色也。《急就篇註》綟,蒼艾色。東海有草,其名曰䓞,以染此色,因名綟云。《東觀漢紀》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綟綬。又《釋名》綠綟,紫綟,綵也。又《廣韻》練結切《集韻》力結切,音捩。麻綟也。
按《廣韻》亦兩收此字於十二霽十六屑部中。


1.        《唐韻》、《韻會》:郞計切,音麗。《玉篇》神蛇也。《郭璞•江賦》神蜧蝹蜦以沈遊。《張景陽詩》黑蜧躍重淵。《註》《淮南子》曰:犧牛騂毛,宜於廟牲。其於致雨,不若黑蜧。高誘曰:黑蜧,蛇也,潛於神泉,能致雲雨。《柳宗元•祈晴文》誅黑蜧,抶隂蜧。
2.        又《廣韻》大蝦蟇也。與蜦同。《說文》蜦或作蜧。註見蜦。
(以上據《康熙字典》轉引)


1.        《集韻》、《類篇》、《韻會》:郞計切,音荔。《集韻》琵琶,其撥曰棙。
2.        又關棙,機棙也。《廣記》唐韓志和雕木爲鸞鶴,置機棙于腹中,發之則飛。
3.        又《集韻》、《韻會》:力結切,音裂。木名。《本草》作綟。善破血。
4.        又紾也,捋也。《韓愈•送窮文》棙手覆羹。
(以上據《康熙字典》轉引)


1.        《廣韻》、《集韻》:盧對切,音類。《玉篇》平版具也。
2.        又《集韻》盧回切,音靁。鑽也。
(以上據《康熙字典》轉引)


1.        《廣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集韻》:懍悷,悲貌。又《集韻》:力至切,音利。義同。
2.        周無忌《廣州話標準音字彙》:粵音“麗”,悲傷。
3.        李卓敏《李氏中文字典》:粵音“類”。


1.        《正字通》、《字彙》:良薛切,音列。轉視。
2.        《集韻》力結切,蓮入聲(筆者注:即音“列”)。轉視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GMT+8, 2024-9-8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