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找回密碼
 申請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7|回復: 1

市雅無需大

[複製鏈接]
許均銓 發表於 2009-10-12 17:35: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發展的步驟由多種外在、內在因素組成,不管是個人、城市、國家都是如此。
機遇也是因人而異;因市而異;因國而異。有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何在機會面前,有分寸地掌握,加以發展,是對智者的最大考驗。個人、城市、國家都是如此。


16世紀葡萄牙入踞澳門這個小漁村開始,澳門就成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焦點。400多年間,中原大地幾經改朝換代,而這遠離中原的小漁村也在默默地蛻變。蛻變的過程緩慢,且不受人注目,兼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這一切不是某些個人、某個集團、某種政策、某個國家所能控制。東西方兩種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合、昇華。漫長歲月,形成一種獨特的“澳門文化”: 包容;多元文化和諧共處。


文化發展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文化是民族、是地區的象徵。城市也是如此,澳門文化因遠離中原,加上地域狹小,人口不多,往往不受世人注目。通過文化交流,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


有道是:室雅無需大,花香不在多。“市雅”也可以無需大!如果市民是美化的花、草、樹,花的香,草的綠,樹的美對城市來就,是越多越好!



1992年6月15日,我的第一篇微型小說《甄嫂》在澳門日報發表,我就與小說結下不解之緣,我向文友介紹澳門日報,內地微型小說作者紛紛向澳門日報投稿,發表作品,澳門日報成了兩地作者與讀者進行交流的一個平台。

十多年來,文友中有陝西省的林蔭、趙志道、張叢笑;福建省的今聲;黑龍江省的袁炳發、劉忠學、尤秀玲;吉林省的許行;浙江省的謝志強、汝榮興;河南省的孫方友;江蘇省的凌鼎年、生曉清、湯紅玲;河北省的魏金樹、高海濤、張記書、張可;四川省的劉平;貴州省的高致賢;北京的賀鵬等等在澳門日報發表過微型小說、散文作品。這只是我介紹和經手寄出樣報的部份文友,他們都是各省作家協會會員,還有幾位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我上世紀八十年代定居澳門,因寫作慢慢融入澳門社會,也因我是澳門的業餘作者而受到關照。我的微型小說在內地多個省份的報刊、雜誌出現,在我名字前冠上(澳門)二字,我已不是個人在發表作品,而是代表一個城市,我感到欣慰。澳門回歸前,有黑龍江的袁炳發到澳門旅遊、舟山日報的鄭劍峰等文友到澳門採訪。

投桃報李,中國作協會員凌鼎年先生說:文友賀鵬在主編《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雜誌,要我投稿。因澳門的稿件較少,這是我生活的另一轉折點,我的小說在賀鵬主編的《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雜誌發表,當我收到此刊物時,見到部份東南亞等國的作家也在雜誌上發表作品。

20063月北京微型小說作家賀鵬和我在澳門觀光塔上用餐時對我說:“澳門不大,但很特別。”也是他對澳門的第一印象。他是來澳門參加澳門大學和澳亞衛視聯合舉辦“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六屆會議”,地點是在澳門新世紀酒店的二樓宴會廳。有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中美洲、非洲等區域的作家協會代表團,其中有新任世界華文作協會長林南先生、嘉賓陳香梅女士、星雲大師、陳本昌先生等一百多人出席會議。賀鵬是代表之一。

經賀鵬介紹,我認識了到澳門開會的文萊作協會長孫德安、印尼寫作者協會主席袁霓、理事何華實、愛倫(張惠妹)等,文萊孫德安在宴會廳邀請我參加去文萊參加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我欣然接受。
【我心中的澳門徵文】
蓝台 發表於 2009-10-13 17: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这是楼主的创作之旅了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GMT+8, 2024-9-8 0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