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找回密碼
 申請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97|回復: 61

台灣28天生活體驗

[複製鏈接]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14 19:3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內子在一次體檢中發現有大問題,於上月倉促決定回台灣動手術(內子是道道地地的台籍同胞,非「外省人」,仍享有臺灣健保福利),我陪同她一同前往,並到醫院照顧。在小女的安排下,到達台灣後立刻辦理入院手續,住進小女正在服務的國Χ綜合醫院(私立),經5天的多種檢查(包括心電圖,CT,核磁共震,超聲波,驗血,內窺鏡等)後,立刻進行手術,過程順利,手術後第7天出院。因為內子選擇的是微創手術(在台灣,病人可自由選擇用傳統或微創方式進行手術),故身體復原得很快,出院後第4天我們乘火車到新竹(車程約90分鐘)和小兒會合,並在新竹午膳,小休後,再和小兒一道從新竹乘火車到台南(約4小時車程)遊玩,並在內人的台南某親戚家小住數天。
我和內子從到達台灣到離開,總共停留了28天。現將此段期間在台之生活體驗分期在這欄內提供予大家分享、參考和討論。
我的主要著眼點在其與澳門之不同處和台灣前、後期的比較(筆者年青時曾在台灣連續居住過七個年頭,之後亦幾乎每年都有回台探親,每次小住一段短時間)。
我的觀察不一定很全面,因而觀點也不一定很客觀,甚至不正確,如有錯誤或不足處,歡迎各位(尤其台灣同胞)提出指正。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15 11:06:05 | 顯示全部樓層
首先從醫院談起。
國X綜合醫院的病房分一人房、二人房、三人房等共三種(實際上是三個等級,但無頭等、二等、三等之稱呼),中央空調,但房間內亦可作溫度調控。房間空間很大且每一房間內都有獨立的浴室和廁所。台灣健保全包三人房的房租費,但若病人選擇住進二人房則要自行負擔每天台幣2200元(約等於澳門幣550元)的差價,一人房則補差價更多(對此筆者沒有進一步詢問)。入院時醫院對每一位住院病人發出一張家屬探視證,家屬可以憑證在任何時間進出醫院住院大樓和病房(晚上10時後進入住院大樓才要檢查證件),其實醫院是期望每一位住院病人都有一位家屬與病人同時住進病房內去照顧病人的,因而在每一病房內都有足夠的“沙灘床”供病人家屬取用(例如三人房內有三張)。每一病床都有兩個枕頭,其中之一就是給過夜家屬取用的。還有棉被,床墊供過夜家屬取用。筆者每晚就睡在內子的病房內,直至內子出院。每張病床都有膠簾,拉上後可將病床連同陪睡的沙灘床一起遮掩(兩床之間置有一小床頭櫃並留有通道也一併遮掩),對於一間三人房來說,布簾拉上後就等同將房間分隔成三個彼此獨立的小房間(還有一條公共通道,可容手術後從手術室推回來的活動病床通過),彼此不會看得到,但可以聽到鄰床說話的聲音。一般病人都是24小時將膠簾拉上,每一床之膠簾外頭都掛有一牌,上有 “尊重隱私,內進先揚聲”之字句。沙灘床不用時也不用收起來,醫師、護士不會管你。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16 11:4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X綜合醫院的住院大樓有兩棟,稱為一館和二館,其中第二館主要為內科病房,第一館主要為外科和其它特別科病房,此外,大部份一人房和二人房都集中在第二館。又同科(例如外科)的病房都在同一樓層,此樓層又分為兩翼,其中一翼全是男病人(可有女家屬過夜照顧),另一翼全是女病人(可有男家屬過夜照顧),兩翼是可以相通的。護士一般不會負責病人的身體清潔和病床床單、枕頭套等的更換工作,護士會示範和指導過夜之家屬如何替病人清潔身體,之後就由病人之家屬負責此項工作和自行更換床單、枕頭套等。無過夜家屬陪同的病人可經醫院介紹在外面聘請照顧人員(也可自行到外面聘請,有專門公司管理和培訓這些照顧工),費用以天為單位,每人每天台幣2000元(約等於澳門幣500元),其中公司抽取200元(約等於澳門幣50元),照顧工實得1800元,此等照顧工略懂一些醫藥常識。筆者所見之照顧工全屬女性(包括照顧男病人),年齡由二十多歲至六十多歲都有。病人不可挑選照顧工(由於是以天計算,不滿意當然可以換),照顧工也不可挑選病人,全由公司指派。出勤時照顧工吃、住都在醫院,幾乎是24小時不離開病人。醫院有附設餐廳(對外營業),也有廚房供病人家屬和照顧工預訂膳食。對於病人來說,醫院有專門的營養師為每一位病人設計膳食,一天三餐,每餐每份60元(約等於澳門幣15元),手術前後進食之流質膳食則每餐40元(約等於澳門幣10元)。
梦堂 發表於 2010-4-16 21:5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很细致的描写,楼主请继续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17 10:54:37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之醫學水平,世界有名。在台灣讀醫科需時七年(牙科則六年),畢業後還要通過醫師執照考試,才能當醫師。當醫師要從實習醫師開始,受聘於醫院,稱為住院醫師(要輪夜班),滿兩年後(即從第三年開始)一般升為住院總醫師(非指管理全院醫師,同一間醫院裡有很多位住院總醫師),住院總醫師不能當太久,通常一至二年,就要參加另一次專業考試,及格的話,就升為主治醫師(這時才可以看門診),但還要視乎醫院有沒有主治醫師的空缺,且要通過競爭(譬如有3個空缺而有20人競爭,其中包括別的醫院來申請者),如在自己服務的醫院沒有空缺或競爭不成功,亦可到別的醫院去碰運氣。當過主治醫師後,如要自己創業,可以在外面開診所獨立掛牌。以前,受聘於公立醫院當醫師者,還可以在下班時間,在外面掛牌開診,現在已不容許如此。

於七十年代,筆者曾經回台動過外科手術。那時候有名的大醫院床位很緊張(現在也是如此),不想排期太久的話(還更重要的是如要選擇醫師的話),就要找關係,由關係人帶著去心儀的醫師所開設的私人診所去掛號看病,並向醫師致送禮品(禮品內還暗附現金),醫師自會安排盡早入院,並安排好由他開刀。手續上仍然要病人先到這醫師受聘之大醫院掛號看病,並向初診醫師提出要求指定該醫師覆診,按部就班,不多久就會順利被安排入院。筆者動手術那一年是1974年,當時送的禮是從澳門帶去的一套英國西裝料子,用盒子包裝好,盒子內附台幣1000元的紅包。聽說,現在台灣的醫師不敢收禮了,但大醫院的床位仍然緊張(尤其是位於台北的公立大醫院),要想早點住院,還得要找關係(急症除外)。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17 11:02:57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近幾年的郵票

台灣的郵票,以前都是由「交通部郵政總局」發行,2003年1月1日後改由「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07至2008年某段期間,「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一度改名為「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才改回「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以前在台灣各地郵局之集郵部,還可以找到不少已發行之前期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存貨出售,但自開放大陸客到台灣旅遊後,此等郵品存貨大量減少(與大陸遊客採購有無關係則有待考證)。
2007年2月28日,台灣發行「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郵票」。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枚標示「台灣」而沒有標示「中華民國郵票」的郵票,郵票上一貫用之英文「Republic of China」亦變成「Taiwan」,同時,該天的紀念郵戳第一次出現「台灣郵政」字串而不是一貫的「中華郵政」字串。跟着在4月12日發行的「台灣橋樑郵票(第1輯)」,郵票上卻恢復標示「中華民國郵票」而不見「台灣」二字,但紀念郵戳依然用「台灣郵政」字串。4月25日發行之「可愛動物郵票 -- 小貓熊」亦是如此。跟着在5月24日發行之「台灣名剎郵票」和以後發行的各種郵票又都採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郵票」之模式,直至2008年8月1日發行之「台灣原住民文化郵票(續)」為止。這中間還有一段有趣之插曲:在2008年5月20日發行之「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又恢復出現「中華民國郵票」之字眼,但英文則為「Republic of China (Taiwan)」,但郵戳仍用「台灣郵政」。2008年8月20日所發行之「節慶郵票 – 義民節」和以後發行的郵票均用「中華民國郵票」,但英文仍用「Republic of China (Taiwan)」,郵戳恢復用「中華郵政」而「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亦改回「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換言之,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郵票」之前後所發行之郵票,郵票上皆用「中華民國郵票」和Republic of China,而「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郵票」卻獨用「台灣」和Taiwan。
「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之前後所發行之郵票,郵票上皆用「台灣」和Taiwan,而「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卻獨用「中華民國郵票」和Republic of China(Taiwan)。
這是非常有趣的一段郵票歷史。
梦堂 發表於 2010-4-18 13:53:54 | 顯示全部樓層
津津有味:)

最好配些照片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0 11:09: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 梦堂

謝謝夢堂版主捧場。因這次回去主要為照顧內子住院,心情不很好,並無帶照相機同行,故無生活照提供欣賞,請諒。現附上一些標示「台灣」的郵票和郵戳照片,供大家參考。因我家中無scanner,只好用照相機近距離拍攝,拍得的照片質量較差,抱歉。聊勝於無吧!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0 11: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eicheonglap 於 2010-4-20 11:16 編輯

以下是一些台灣郵票的圖片,其中有第一枚標示「台灣」的郵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和發行當天蓋在首日封上用的紀念郵戳;又其中一套是布袋戲(雲州大儒俠)郵票小全張,郵票上同樣標示「台灣」,小全張上有「台灣郵政股份有現公司發行」字句;又其中之一是鼠年紀念郵票的小全張樣張(台灣每次發行郵票都會同時發行少量的樣票或樣張贈予各地代理商,由於樣票樣張發行量少,又沒有公開發售,很受集郵人士的歡迎,故有些代理商會以比相關郵票面值高幾倍之價錢將之出售。又從1997年全年郵票册開始,購買全年郵票册者,贈送該年發行之新年紀念郵票樣張一張)。
圖片中還有1997年發行之虎年郵票小全張(可清楚看到「交通部郵政總局發行」字句)及去年底發行之虎年郵票小全張(可清楚看到「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字句)。還有一處分別是:1997年的虎年郵票小全張,文字是由右至左閱讀,而去年底發行之虎年郵票小全張,則文字應由左至右閱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申請註冊

x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0 11:22:4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已很久沒有集郵了。這些有趣的、劃時代的(而且為數不多的)標示着「台灣」和Taiwan的郵票卻再度引起我的興趣。於是,我就到郵局去搜購。不像幾年前,在一般郵局的集郵部已不再容易買得到一年以前所發行的郵票了,尤其是若要一套套的挑選購買,根本不可能。就算要買某一年的全集(除按郵票面值外,還要加上其他材料費),也不易找得到,而且聞說台灣本地人也在大“炒”標示「台灣」的郵票。於是我到偏遠鄉鎮的郵局去碰碰運氣,幾經辛苦地(亦幸運地)終於給我買到2007年和2008年的全年郵票集。回到家中詳細研究,遂有上述一段關於台灣近幾年郵票的描述。
其後在網上翻查了一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沿革,得知其成立於2003年1月1日,並於2007年2月9日改名為台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1日恢復原名。
秋靈 發表於 2010-4-20 12:36:34 | 顯示全部樓層
拜讀!
寫實,謹候下文   
xweb 發表於 2010-4-20 15:39:08 | 顯示全部樓層
建議有價值的好東西發到個人空間日誌去,
那麼可以讓更多人看
http://www.bestfd.com/home/space ... mp;orderby=dateline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1 11:04: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1# 秋靈

謝謝秋靈版主雅賞、雅評。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1 11:05:2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2# xweb

謝謝 閣下意見。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1 11:07:06 | 顯示全部樓層
台澳用語的差異
香港的「地鐵」(其實香港的地鐵也不是全程都在地下的),台灣叫「捷運」。
澳門的「的士」,台灣叫「計程車」,大陸好像叫「出租車」(但在大陸又有「打的」的語句)。台灣人不習慣聽「的士」和「打的」。
澳門的「單車」,台灣叫「腳踏車」。
澳門的「電單車」,台灣叫「機車」,又叫「喔多拜」(Autobike)。
澳門的「巴士」,台灣叫「公車」(市內)。台灣的「巴士」一般是指長途的(如台北至台中),經營這類定期長途巴士的公司(乘客購票上車),多稱「客運」。
在澳門常見的「相思」(鳥名),台灣叫「繡眼」,如澳門的「相思仔」,台灣叫「綠繡眼」。
在台南市的市場,我看到菜名「大陸妹」,原來是我們的「生菜」(是長形的本地生菜,不是西生菜)。大陸的「上海青」,台灣叫「青康菜」。我們的「椰菜」,他們叫「高麗菜」。我們的「西蘭花」,他們叫「花椰菜」。
澳門的「鯇魚」,台灣叫「草魚」。
澳門的「番荔枝」,台灣叫「釋迦」(可能是有點像釋迦牟尼的頭吧!)
曾看到過店名「董娘麵店」,以為老闆娘是姓董的,原來「董娘」意思只是「老闆娘」而已。「老董」就是「老闆」,「董娘」就是「老闆娘」(「老闆」和「老闆娘」的稱呼亦可用)。
大陸的「普通話」,台灣叫「國語」(新加坡叫「華語」)。
我們的「雪條」,台灣叫「冰棒」,我們的「雪糕」,他們叫「冰淇淋」,我們的「軟雪糕」,他們叫「霜淇淋」。
我們的「雪櫃」,他們叫「電冰箱」。
台灣之「陽春麵」,意指「淨麵」(澳門的稱呼)。在台灣吃「牛肉湯麵」,你吃到的只是「淨麵加牛肉湯」而已,沒有牛肉。要有牛肉,就要吃「牛肉麵」。
度量衡方面,在商場上,台灣一般人量布料仍然喜歡用「台尺」,長度等於半個世紀以前澳門和大陸所用之「唐尺」(現在澳門年青一代已不知「唐尺」為何物了)。商場上秤重喜歡用「台斤」,實際上等於澳門市場仍在用的「司馬斤」(一斤有十六兩)。量度房子面積則喜歡用「坪」為單位,一坪約等於3平方公尺。在澳門,一個1000平方英尺的居住單位,約等於他們一套三十幾坪的住房。
秋靈 發表於 2010-4-21 17:45:24 | 顯示全部樓層
詳細、用心!再候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2 19: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與「廣東話」(粵語)一樣,台語(閩南語)亦吸收了很多外來語。早期台灣曾被日本人統治過,故有很多日本俗話被採納到台語中,例如 “歐芰桑” (中年男人)、 “歐巴桑”(中年女人)、“喔多拜”(機車)、“甜不辣”(天婦羅)、“卡哇迤”(可愛)等。近期也採納了一些港澳用的粵語,如我們俗話中的“搞掂”,變成他們的「搞定」。我們俗話中的“靚仔”、“靚女”,變成他們的「亮仔」、「亮女」。我們俗話中的“埋單”,變成他們的「買單」。
我們的「蠔」,他們叫「蚵」(台語唸作 “喔花”,即蠔仔,在台灣很少看到有大隻的蠔)。台灣道地小吃中常見的「蚵仔煎」(唸作 “喔花煎”),即是我們的「煎蠔」。
我們的番石榴,在台灣通常叫「芭樂」(唸如 “拔啦”)。
梦堂 發表於 2010-4-25 10:4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8# leicheonglap

欣赏,拜读!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5 19:07:32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有一種水果叫「蓮霧」,顏色如蘋果,綠中帶淡紅或深紅(未熟時全為綠色),甜而多汁,皮薄,其實澳門和大陸都有這種水果,但在澳門卻很少看到有賣。在二龍喉公園入口處不遠(進入二龍喉公園後沿左邊的小道走,近兒童遊樂設施處)就有一棵蓮霧樹,筆者曾見過它結滿蓮霧,也有熟透而掉落地面的,不為人注意,也很少人知道這種果可以吃。
在台灣,說某某人「劈腿」,即是說這人同時與兩位情人交往(腳踏兩船)之意,亦即用情不專,暗中還有另一位情人。
台灣的「徵信社」,就是香港的「私家偵探社」,顧客通常是懷疑配偶有 “外遇”(婚外情)的人,付費用予徵信社幫忙捉姦求證。此外,商家也可顧用徵信社去暗中查訪同業有無盜用他們的知識產權,搜集證據,為採取法律行動作好準備。台灣曾有過一份一度頗為暢銷的報紙名為「徵信新聞報」(早已停業),其名稱實有隱含「服務認真,偵查可靠」之意。
台灣姓氏中有複姓「張簡」(在筆者認識之人中有二人以此為姓,都是漢族男性),在港澳好像沒聽說過,筆者也沒聽說過大陸有此複姓。
 樓主| leicheonglap 發表於 2010-4-27 11:3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台灣,空頭支票又可稱為「芭樂票」。
台灣的「飯店」主要不是為吃飯用的,是為住宿用的,即是我們所說的「酒店」,且通常都是指規模較大的,因而常常取名為「XX大飯店」,意即我們的「XX大酒店」。較小的稱為「賓館」、「旅館」或「旅社」(即使稱為「大旅社」,也比不上「飯店」)。
用餐的地方稱為「餐廳」,分「中餐廳」(不稱「酒樓」或「酒家」)和「西餐廳」。當然,稱得上「大飯店」的,多數附設有餐廳,因而說「到XX大飯店吃飯」也未嘗不可。
台灣「中餐廳」中的「客飯」意即我們所說的「套餐」。
台灣的「酒家」、「酒店」或「KTV」等,多數是風月場所(有小姐陪飲或陪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GMT+8, 2024-4-19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