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找回密碼
 申請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2|回復: 13

我看「格律」

  [複製鏈接]
鄭公子 發表於 2018-10-26 19:27: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鄭公子 於 2018-11-6 03:54 編輯

一般人談到詩的格律,大多是圍繞着近體詩的詩律而言,這都是不難掌握的東西,如果主張非嚴守不可,即是把詩法範圍縮窄,根本不必理會其變化細節,更加簡單易行了。杜甫所謂「老去漸於詩律細」,意指錘煉,以格律精嚴著稱的老杜,若只謹守入門功夫,何須精細?讀杜詩,實覺其間變化莫測,不拘一格啊!若說嚴守格律便寫得好詩,或將基本格律作為家法,無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以為詩法盡在於此,從此柳暗花明,鳶飛魚躍,無由得見,一讀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即大謂不然了。

詩律和詩格是有分別的,詩格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某一類書的名稱,包括以「詩格」、「詩式」、「詩法」等命名的著作,內容不外討論詩的法式、標準,如題為魏文帝撰的《詩格》、題為王昌齡撰的《詩格》和《詩中密旨》、釋皎然的《詩議》《詩式》等(見張伯偉撰《全唐五代詩格匯考》),擅談格律的朋友不應該忽略吧。

後代詩為什麼比不上唐宋,原因眾多,但肯定不是因為後人在格律方面退步了。我手寫我心,無論什麼情況下,內容(意)都是文學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文章分際,與個人之性情、學養、經歷、胸襟、器識密切相關,格律只是工具。大家都拿相同的紙筆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畫幅成績高下怎會取決於工具呢!
 樓主| 鄭公子 發表於 2019-1-22 14: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在下於詩也只是略知皮毛,所以不避小言詹詹,只是覺得捨本逐末的局限是事物發展嚴重障礙。再以杜詩為說。

杜甫在七律一體方面的輝煌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從「老去漸於詩律細」到「老去詩篇渾漫與」,都說明了杜甫在詩律方面的態度,並且體現在創作上。

且聽聽葉嘉瑩教授怎樣評說杜甫的拗體和正格:

⋯⋯ 毛奇齡曾評杜甫拗律云:「杜甫拗體,較他人獨合聲律,即諸詩皆然,始知通人必知音也。」(見《暮歸》詩仇著)所以,杜甫此種變體之拗律,雖是橫放傑出於聲律之外,然而實在是深入於聲律的三昩之中了。因此,我以為此種變體之拗律,與另一種謹守格律,而於格律局限中作驣挪跳躍的正格律詩,實在乃是同一成就的兩種表現。⋯⋯
(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

這絕非忽視「正格」,所以葉教授跟著又說:

⋯⋯ 杜甫的拗律,確曾為後人開了一條門徑,使後人得了一個避免流於平弱庸俗的寫七律的法門⋯⋯不過,以拗折避平弱,畢竟只是別徑,謹守格律而能不流於平弱的作品,才是正格的更可注意的成就。
(同上)

這才是通人之論。一味強調嚴守格律,關閉所有門徑,竟成教條,不向「驣挪跳躍」「不流於平弱」方面探討,不是很有點劃地為牢,固步自封的意思嗎?

又,黃節所撰《詩律》,將詩格律分成正格、偏格、拗格舉例。如第六章便就「七言律詩拗格」,分成「正格拗起句體」「偏格拗起句體」「正格拗次聯體」「偏格拗次聯體」「正格拗三聯體」「偏格拗三聯體」「正格拗結句體」「偏格拗結句體」「正格拗中二聯體」「偏格拗中二聯體」「前正後偏半拗體」「前偏後正半拗體」「一正一偏互拗體」「一偏一正互拗體」「入句俱平俱仄體」,其中杜詩例特多。(按,黃節正格偏格對首句押韻而言,與葉嘉瑩相對拗體而言定義有別。)
孤舟釣客 發表於 2020-9-18 21: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孤舟釣客 於 2020-9-22 03:15 編輯

小弟認同格律不應凌駕於內容。可是,人們為何喜愛古典詩詞呢?愚見是因為它們獨特的美感。現代詩也美,內同樣可以使人動容。但奇怪的是,寫新詩的人浩如煙海,今人卻少有談論,反愛引用古典詩句。

小弟認為原因是古典詩貴在比新詩精緻而簡約,這包括了音律及對仗之美。由於語音的變遷,平水韻以及其他古代韻書皆不理想。詞的盛行晚於詩,因此容許鄰韵通押。可能也因為詞本來尚須符合音階,唱出來才順耳,太多制肘,便難於量產。故此樂人便從實用角度出發,接納通押,而附生的文人騷客,也就順理成章地從俗了。由於詩比詞享有較高的廟堂地位,鄰韵通押郤未能成為主流。愚見以為這是很可惜的事。事實上很多鄰韻的同音字都不可用,就好比今人襲用周禮,太迂腐了罷?所以小弟認為通押算是最小的一步,應要接受。

小弟是廣東人,北方人編訂的新韻根本不合用。所以小弟仍採用平水韻,且更進一步,避免使用以廣東話發音時不協調的字彙,雖然可用的字更少了,但成詩時的喜悅也更大。若通押被認受,應可催生更多佳作而不損音律之美。

小弟也盡量符合平仄規律,甚至於放棄應用一三五不論的自由,以求精緻。但另一方面要看成詩後的意境高下,若不能兩全,才考慮寬鬆的法則,以至抝救及寬對等等手段。擠韻,三平音,重字等等禁忌也作如是觀。要是最後還是寫不出意境和精緻度皆可的作品,寧可放棄。

小弟還算是一個初學者,上述意見純為抛磚引玉,請各位不吝賜教。
魯筆 發表於 2018-11-3 09:2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魯筆 於 2018-11-3 09:46 編輯

竊以為律詩(包括絕句)宜寬不宜太寬
例詏救句屬寬而不為出律
例孤雁出/入群太寬之一.屬出律
 樓主| 鄭公子 發表於 2018-11-4 09:04: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鄭公子 於 2018-11-4 09:21 編輯

恪遵規條,不外教人依樣葫蘆,「學嗰樣似嗰樣」,原與詩心有悖,折中磨合,就是「出律」的研發動力和成績。聲律問題甚為複雜,宜看實況,平水韻早為識者詬病,新韻亦問題多多,總因語音隨時隨地變化,通權乎?墨守乎?
魯筆 發表於 2018-11-4 20:3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鄭公子 發表於 2018-11-4 09:04
恪遵規條,不外教人依樣葫蘆,「學嗰樣似嗰樣」,原與詩心有悖,折中磨合,就是「出律」的研發動力和成績。 ...

竊以為若注明律詩或絕句.最宜用平水韻.如此較少爭議.若不注明另作別論.
 樓主| 鄭公子 發表於 2018-11-5 04:58:02 | 顯示全部樓層
當今條件之下,舊學水平難及古人萬一,看魯迅文學獎周立剛作品可知,使之改正孤平句又如何?盧青山未免此弊,惟彼富於詩情,功遠足抵過。非謂格律之不足守,格律詩之不振,蓋別有因,若視偏離為冦讎,以恪守為靈丹,乃真「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魯筆 發表於 2018-11-5 17: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老朽對作詩都祇是略知點滴.更未談得上論證.
志在學習
秋雁 發表於 2020-8-17 13:52:38 | 顯示全部樓層
所謂格律只是宋以後的人經歸納前人詩作而訂立之規則,清朝以前都我未見過有關書籍。唐、宋、元、明、清的詩人之詩作都有全格律、半格律和古風,很少單寫一味的。
所謂嚴格、不嚴格,不是某人或某團體說的算,是要經大眾承認和接受的。一經大家接受,合規則就合規則,不合就不合,沒有什麼嚴與不嚴!就好像奧運規則,以前跳高不可以頭比腳先過竹竿,後來規則改了,頭可以先過竹竿,就只是看誰跳得更高,沒有說頭先過就不如腳先過的說法。
用科學的角度去看,越多限制,當然就越少創新。
唐詩中歷來有所謂某詩人最好的詩作,很多時都不是全格律詩。
內容最重要,我同意!
就格律詩而言,權威教授如王力,林正三等有關格律詩寫法的書籍都認可的各種拗式、拗救和孤雁入群、出群等,我都認同,不覺得這是低一級,合規則就好,內容最重要。
秋雁 發表於 2020-8-17 14:05:21 | 顯示全部樓層
又如拿乒乓球來說,某年的世界冠軍甲是使用合規則的貼膠球拍的,另一年的世界冠軍乙是用白板的。我們不能說乙的技術就比甲好,因為他用白板就能拿世界冠軍!
 樓主| 鄭公子 發表於 2020-8-18 06:43:22 | 顯示全部樓層
楊誠齋曰:「從來天分低拙之人,好談格調,而不解風趣。何也?格調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風趣專寫性靈,非天才不辦。」余深愛其言。須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勞人思婦率意言情之事;誰為之格,誰為之律?而今之談格調者,能出其範圍否?況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國風》之格,不同乎《雅》、《頌》:格豈有一定哉?許渾云:「吟詩好似成仙骨,骨里無詩莫浪吟。」詩在骨不在格也。[《隨園詩話.卷一》(二)]
秋雁 發表於 2020-8-18 12:48:3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不反對今人將詩分類成格律詩、古風、半格律詩等,如果詩詞界大都贊同這樣的話(從眾)。但我不同意以格律定優劣,尤其是已經符合規則的格律詩,還要以所謂“嚴”守與否去判定其優劣。
秋雁 發表於 2020-8-18 12:55:28 | 顯示全部樓層
比方,孤雁入、出群等,既然詩詞界都認為符合規則(王力、林正三和大部分詩詞名家等都這樣說),我就樂予使用,從來不避,管你在背後怎麼說。我從眾。
 樓主| 鄭公子 發表於 2020-8-18 14:42:34 | 顯示全部樓層
雁格何礙。

試讀領袖詩,固不為格律少屈也:

《七律·憶重慶談判》
有田有地皆吾主,無法無天是為民。
重慶有官皆墨吏,延安無屎不黃金。
炸橋挖路為團結,奪地爭城是鬥爭。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七絕·賈誼》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七絕·炮打司令部》
人民勝利今何在?滿路新貴滿目衰!
核彈高置崑崙巔,摧盡腐朽方釋懷。

《七絕·劉蕡》
千載長天起大雲,中唐俊偉有劉蕡。
孤鴻鎩羽悲鳴鏑,萬馬齊喑叫一聲。

《五律·喜聞捷報》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
佳令隨人至,明月傍雲生。
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
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

《五律·張冠道中》
朝霧彌瓊宇,征馬嘶北風。
露濕塵難染,霜籠鴉不驚。
戎衣猶鐵甲,鬚眉等銀冰。
踟躕張冠道,恍若塞上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GMT+8, 2024-3-28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