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找回密碼
 申請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698|回復: 1

康熙字典之錯謬

  [複製鏈接]
秋雁 發表於 2018-5-12 17:5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秋雁 於 2018-5-12 18:08 編輯

《康熙字典》之錯謬(1)
李祥立

《康熙字典》自刊行以來,不斷被學者發現其於釋義、注音、引文等處,錯謬頗多。例如:對“介”字之釋義中,就有六處引文錯誤。中華書局1915年出版由陸費逵、歐陽溥存等人編著之《中華大字典》臚列出《康熙字典》五大缺點,其中之一即謂其訛誤甚多,該書編撰之目的即欲糾正《康熙字典》之錯誤,彌補其不足。其實早於道光年間,清宣宗已因傳聞而命王引之作校訂,編成《康熙字典考證》十二卷。

蔡鴻光《陳廷敬與康熙字典同體字之評述》:“道光七年(1827AD)清宣宗敕命王引之校訂《康熙字典》,前後有五年(道光七年至十一年),遂編成《康熙字典考證》十二卷,凡訂定失誤者有2588 條。日人渡部溫以七年之力,重新校訂《康熙字典》,訂誤有四千條,考異有一千九百三十餘條,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AD,日本明治十八年),寫成《訂定康熙字典》一書。”

虞萬里《康熙字典總閲官、纂修官行歷考實》:“王引之《康熙字典考證》改正2588 條,筆者取與渡部溫書校核,互有漏略。而桂未辛《校正增注康熙字典序例》(1951 年排印本)云,其未見王氏《考證》而校核出《康熙字典》之誤達9000 餘條。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訂正音讀訛誤5200 條,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訂正5930 條(豬野中行《標注訂正康熙字典序》謂“凡考異1930 餘,訂誤4000,補前人之缺”),加之日本都賀庭鍾、都賀枚春《康熙字典琢屑》等所舉,上一世紀數十篇論文所指,即使删去重複,保守估計也有一萬幾千條。”

有部分《康熙字典》之反切錯誤源自《廣韻》和《集韻》(這兩本書的錯謬處,分別已在今人周祖謨《廣韻校本》和黃侃《集韻聲類表》中作出糾正)。至於源自其所引之其他韻書者則更多了。在加注直音方面,亦有不少錯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康熙字典》之直音大都是字典編者加上去的。這樣做,常常使直音與反切發生矛盾。其實要注出正確的直音並不難,只要在該字所在的小韻中任選一個同音字注上就是了。但是,《康熙字典》編者偏要自作聰明,隨便注上一個他們認為同音的字。由於缺乏音韻知識,就不免出錯了。”

        筆者就手頭資料舉出部分《康熙字典》訛誤之例子如下:
1.        子集上一部一字:《廣韻》、《韻會》於悉切,《集韻》益悉切,並漪入聲。(按:當為“因入聲”)
2.        子集上一部上字:又協矢忍切,音審。(按:“忍”是軫韻字,“審”是寢韻字,不合)
3.        子集中人部便字:又卽也,輒也。《莊子•達生篇》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按:“便”雖可用作“即”或“輒”,但所引之例不合。成玄英疏“津人操舟,甚有方便。”可見在這裡“便”是“方便”,亦即便捷、熟練的意思,非作“即”或“輒”解)
4.        丑集上口部單字釋文:《揚雄•甘泉賦》單倦垣兮。(按:原文應為“單埢垣兮”)
5.        寅集中山部嶱字:又按玉篇,嶱同嵑。而揚賦嶱嵑字連用,又似非同音者。(按:“揚賦”應改為“張賦”,指的應是張衡《南都賦》)
6.        辰集中木部杼字:《詩•小雅》大東小東,杼柚其空。(按:原文應為“小東大東”)
7.        辰集中木部檄字:又櫂直上也。《爾雅•釋木》無枝爲檄。(按:《爾雅》註原文應為“檄櫂直上”)
8.        辰集下毛部氈字:《周禮•天官•掌皮》秋斂皮,冬斂革,共其毳皮爲氈。(按:原文應為“秋斂皮,冬斂革,共其毳毛爲氈”)
9.        巳集中火部燾字:《廣韻》胡到切。(按:應為“《廣韻》徒到切”。《廣韻》徒到切這個小韻正巧排在胡到切的小韻後面,所以被《康熙字典》編者看錯了)
10.        未集上米部粢字:《說文》本作齋。(按:原文應從齊從禾,非“齋”字)
11.        未集中糸部纓字:《集韻》渠成切。(按:應為“《集韻》伊盈切”。《集韻》伊盈切這個小韻正巧排在渠成切的小韻後面,所以被《康熙字典》編者看錯了)
12.        未集下舌部舒字釋文:又《韻補》叶商支切,音詩。《越采葛婦歌》增封益地賜羽奇,几杖茵蓐諸侯儀。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不能移。(按:商支不切詩,“舒”字非韻,協音“詩”亦不能韻“奇、儀、移”)
13.        未集下肉部胂字:《集韻》外人切,音申。(按:應為“升人切”之誤)
14.        未集下臼部舋字:《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倚仡奮舋而軒鬐。(按:原文應為“仡奮舋而軒鬐”。)
15.        酉集下辵部邅字:《楚辭•九諫》蹇邅迴而不能行。(按:原句實出自《楚辭•哀時命》,非出自《楚辭•九諫》)
16.        酉集下酉部釁字:《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武庫。(按:原文應為“車甲衅而藏之府庫”)
17.        戌集下風部風字:又協孚金切,音分。(按:“孚”是敷母字,“分”是非母字,不合。又“金”是侵韻字,“分”是“文”韻字,大不合)
18.        亥集上馬部驨字:《爾雅•釋獸》驨如馬一角,似鹿不角者騏。(按:原文實為“驨如馬一角,不角者騏”,無“似鹿”二字。郭註:“元康八年,九真郡獵得一獸,大如馬,一角,角如鹿茸,此即驨也。”)
19.        亥集下齊部齎字:《周禮•天官•外府》齎賜與之財用。(按:編者斷句錯誤,“齎”字不屬此句,應屬上句,該句為“共其財用之幣齎”)

 樓主| 秋雁 發表於 2018-5-12 17:56: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秋雁 於 2018-6-3 18:27 編輯

《康熙字典》之錯謬(2)
李祥立

因何《康熙字典》中有那麽多錯誤?虞萬里在《康熙字典總閲官、纂修官行歷考實》中直接指出:“《康熙字典》名義上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下詔編纂,正式啟動可能在五六月以後,就目前資料揣測約在五十一年年底前後大致完成初稿。由於張玉書於五十年夏、陳廷敬於五十一年四月相繼逝世,兩人實際上沒有最終做好總其成的工作。得到聖祖讚賞的劉灝因《南山集》案牽連入獄,出獄不久病亡;至五十二年淩紹雯、史夔又先後辭世,五十三年周起渭物故,幾位耆年碩學似乎也沒來得及對初稿作修改潤飾。加之多位纂修官員在此期間還分心其他編纂任務,有幾位官員涉案或瀆職而受處降職,五十一年、五十三年相繼有七八人外放學政。應該説,數年中《康熙字典》纂修官員變故多端,字典機構極不穩定。就這種變動的情況分析,康熙五十三年,字典機構中纂修官員已經零落依稀。很可能在這個時刻,纂修官、翰林院編修陳世倌主動出資,承擔刊刻任務,至五十五年(1716)閏三月刊成梓行。”又說“道咸以後中日學者指責《康熙字典》的錯訛集中在等第、直音和書名、引文上。前者與纂修官員疏於等韻之學和江蘇吳音地區口音有關;後者啟誤多途,或緣於承襲前代字韻書之訛,或因筆誤豕亥,或係刊刻魯魚,由於其數量之多,致使筆者懷疑陳世倌所刻《康熙字典》稿是未經最後審定之稿。因爲康熙五十三年前後,字典機構人員星散,工作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亦有部分錯誤是因為編者受限於那個時代之學術水平。畢竟康熙時期距今已數百年,時代之巨輪不斷向前,今天的聲韻學(内地稱音韻學)、文字學和其他有關科之學術水平,遠非當年可比。尤其對大量出土文物之銘文研究,使這些科目的發展更大步向前,推翻了不少前人的看法。比如説,某一字在五經中有出現,並不表示該字在戰國時期就被運用,因現存之五經版本都是後人隷化重寫的,不是原始版本(不是用原來所用的文字寫的),要經過對大量出土文物之銘文研究,才能判定。例如“眉壽”一詞,在《詩經》中出現共七次,前人多釋為“長壽”之意,其理據多穿鑿附會,今人根據銘文研究,提出“眉壽”很可能是“釁禱”(一種祭禮)之省文(根據鍾旭元、許偉建《上古漢語詞典》,1987)。《詩‧魯頌‧閟宮》“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如分別釋為“祈禱無災害”、“祭禱保魯國”更為合適。

在協音方面,《漢語大詞典》編寫組在編輯《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2002)時有注明:“《康熙字典》沿用的協音說多有訛誤,故單字中的協音不標注漢語拼音和拼音符號。”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一切協音都是錯誤的。明陳第已經批判了協音說,《康熙字典》也引用過他的《毛詩古音考》...但是《康熙字典》編者不但相信朱熹的協音,而且推波助瀾,變本加厲,大講協音,一直講到蘇軾的詩。”其實,朱熹、吳棫等所擬之協音,實際上是推斷上古音,以使韻句相協,但一句中若只有韻字讀上古音,其餘字讀中古音,是不合邏輯的。何況,他們所用以推斷上古音的方法,不如今人在古音學所用的那樣具有科學系統性,因而亦犯了不少錯誤。《康熙字典》應僅標注當時的讀音,不應納入上古音(協音),以使讀者混淆,何況,有的擬上古音是錯誤的。

雖然《康熙字典》錯失之處甚多,但不致抹煞其為劃時代之創舉和其實用價值。虞萬里《康熙字典總閲官、纂修官行歷考實》:“《康熙字典》之所以風行數百年,經久而不衰,雖然不排斥有欽定光環的因素,但平心而論,這與纂修官員認真總結唐宋元明字韻書特別是《字彙》和《正字通》的利弊得失,制訂出十八條接近或切合近代辭書編纂理論的凡例來統攝纂輯,最大限度吸取前代字韻書的精華,利用三館一院豐富圖書,使《康熙字典》在體例、收字、音義分合、排纂、檢索上都超過以往所有字韻書有很大關係。”

筆者曾檢視幾本現代版之《康熙字典》,如:由原《漢語大詞典》編寫組編輯的《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2002)和一些網上的現代版《康熙字典》,發現前述在引文方面之錯誤,大部分已更正了,但在其他方面的錯誤,則未作修改,可能是為要盡量保持其原貌之故。讀者於參閲《康熙字典》時須注意之(尤其在協音方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GMT+8, 2024-3-28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