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找回密碼
 申請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964|回復: 0

馬嵬與馬嵬坡

  [複製鏈接]
秋雁 發表於 2018-3-19 18:16: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嵬與馬嵬坡

前曾在此談及“馬嵬坡”的讀音,現筆者再查得更多資料,再議於下。

馬嵬坡名稱的來源:
1.        《辭海‧歷史分冊‧中國古代史》(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版):【馬嵬坡】在陝西興平西。相傳晉人馬嵬在此築城,故名。唐安史之亂,玄宗從長安西奔成都,縊死楊貴妃於此。
2.        金聖堯《唐詩三百首新注》(台灣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馬嵬坡是楊貴妃縊死處。相傳晉人馬嵬曾在此築城,故名。在今陝西興平縣西。

筆者讀中學時期,曾收聼香港電台陳湛銓教授之“中國文選”節目,記下了“馬嵬坡”的讀音為“馬渠坡”(粵語讀音)。後來得知“嵬”字之讀音為“危”,遂以為自己當時誤記,並據之修改了以前的筆記。之後又再次聽到有別人讀為“馬渠坡”(沿襲其師承讀法),並謂乃避諉“危”音有“危險”之義,因而改讀為“渠”,取“水到渠成”之意。筆者對這個解説不大滿意,認為有進一步查證之必要。此因先有馬嵬,後有馬嵬坡,名從主人,斷無將人名隨便破讀之理。

筆者想起,不少人名、地名之讀音有部分字沿用上古之讀音。擧三例如下:
1.        廣東省地名番禺之“番”字讀“潘”音(普通話亦有對應讀音pan)。
2.        馮夷之“馮”字讀“慿”音(普通話亦有對應讀音ping2),亦有古文獻稱之為冰夷。不過,今天姓馮的人很少沿用“慿”音。
3.        諸葛亮《前出師表》所提到的費禕(人名,粵語讀音為“臂衣”),其“費”姓應讀“臂”音(普通話亦有對應讀音bi4)。今天費姓的人仍有不少堅持沿用“臂”音。
根據近代古音學家之說法,上古無輕唇音,今天發f音的字,有不少在上古是發p或b音的。將上述人名或地名之漢語拼音pan(番),ping2(馮),bi4(費)中之聲母p,b改成f,則成為fan,fing2,fi4,與一般讀法(非破讀)之番,馮,費的漢語拼音fan,feng2,fei4相同或非常接近。

由此,筆者有疑問:“馬渠坡”的粵語讀音會否與沿用上古音有關?查“嵬”字出現於《詩‧國風‧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看來,嵬、隤、罍(音“雷”)三字之古音是相協的。再查王力《詩經韻讀.楚辭韻讀》 (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這三個字的上古音為nguei,duei,luei(其中字母e應為倒轉),果然相協,並且嵬、隤、罍三字的韻母相同:uei。筆者設想,其粵韻亦應一致。隤、罍的粵音今分別為tuoi,luoi,則與nguei對應的粵音應為nguoi,與今之“渠”(kuoi)音非常接近(粵語發音g演變成k的例子很多)。故筆者認為:“馬渠坡”的粵語讀音,來自避諉的可能性較低,沿用上古音的可能性較高。

但無論如何,筆者認為,馬嵬坡的“嵬”字,還是讀囘“危”音較妥。理據是:應尊重當地人之慣讀。該地名(馬嵬坡)若有破讀,必發自當地人,不會也不宜由粵人發起。若該地名在當地有破讀,在普通話讀音方面,亦必有與粵音“馬渠坡”相對應之破讀法,但從未聞馬嵬坡之普通話讀音有破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澳門中華詩詞學會

GMT+8, 2024-3-29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